第51章 真相-《婚婚欲宠》
            
            
            
                
    第(1/3)页
    夜晚,陵川淅淅沥沥的降下一场雨。
    乌云笼罩着整座城市,黑压压的浓重氛围,潮湿泥泞的气息扑面而来。
    宋译岑在窗边赏了会儿雨,身后才听见开门的动静。
    等人走进来他也没动,仍然站在原地,保持着原有的姿势望向窗外。
    不多时从窗面映出一道挺拔颀长的身影,渐渐停靠在他身旁。
    “来了。”
    宋译岑视线落在江景上,窗玻璃漫着水雾,模模糊糊的看不太清,但霓虹灯光仍旧夺目。
    他侧了下身,上下打量了晏随几秒,倏尔笑说:“难得见你这么狼狈,发生什么事了?”
    晏随的脸色有些冷沉难看,西装裤腿有好几处都是湿漉漉的,颜色深重,像是被水打湿。
    “遇上个不长眼的东西。”
    刚在楼下时,他从车上下来,迎面就是一辆车蛮横杀过来,掀起一滩水花,溅了他半身。
    烦心事不想多提,晏随切入正题,“东西查到了?”
    宋译岑点点头,却没说。
    而是转身走向餐桌,“我还没吃饭,边吃边聊。”
    晏随难得问了一句,“林安禾呢?”
    宋译岑拉开椅子坐下,随口道:“大山里。”
    都说娶妻当娶贤,他是娶了个祖宗回去,比他还忙。
    招来服务生点餐,随后又开了几瓶酒。
    闲适下来,人都慵懒着。
    宋译岑有些无所顾忌的交叠着双膝,仰躺在座椅上,慢条斯理的点燃了支烟。
    晏随平静地看着他,男人坐在那里,眉峰冷冽,五官俊美,气场没收敛的泄出不怒而威。
    宋译岑借着烟雾缭绕间微眯起眼打量他。
    他认识晏随那会儿,正是他初初回晏家时,十一岁的男孩,五官已经初现棱角锋芒,不爱笑不爱讲话,那双黑沉沉的眸眼盯着人看着,仿佛能瞧进人的心底,让人不由自主地生怯,直觉危险。
    他觉得这小子倨傲,也不知道傲个什么劲儿,也跟其他世家豪门的孩子,对他多了些异色的看法。
    因为他初来乍到,刚回晏家,而晏家又是个大家族,多的是五湖四海回来聚集的小孩,对他表现得很生疏,也很有敌意。
    宋译岑曾亲眼见到几个男孩围着他指指点点,坏话羞辱不断,他却无动于衷,一声不吭。
    大概是他的不理人,让那群养尊处优的贵公子们受到挑衅,气急败坏的动起了手。
    有比他个子高的,壮实的,他那时虽然十一岁,但身躯单薄,比起同龄人看着要瘦小许多。
    宋译岑却看到他握着拳头,拳拳到肉,动作间都透着一股置人于死地的狠劲儿,揍得那群人鼻青脸肿嚎啕大哭,毫无反手之力。
    宋译岑躲在树后,几乎是看呆了,等他被晏随冷漠阴冷的目光攫住时,下意识的站出来,与他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我,路过。”
    晏随扫了他一眼,沉静的不像个小孩,指着那群地上打滚的人,发了狠话:“记住了,别惹我。”
    后来,宋译岑对他的看法就改观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和他成为了朋友。
    有时候看得懂他,有时候还是觉得他难以捉摸。
    “烟烧到头了。”
    突如其来的男音打破他的走神。
    指尖传来灼热的烫意,令宋译岑猛地收回思绪,眼疾手快的灭了烟,又捻了捻指尖。
    他抬起眸看了眼晏随,稍稍坐直了身。
    “在给你东西看之前,我必须问你几个问题。”
    晏随:“你问。”
    宋译岑换了个姿势,两手抵在桌面,交握着手。
    “我记得你前几年升任vp时,在m国待过很长一段时间,那段时间里你是不是……”
    有服务生进包厢上菜,打断了他的询问。
    宋译岑暂时停下。
    等菜品陆陆续续上齐,酒也盛满时,在服务生温柔亲和的说完“祝用餐愉快”离开后。
    宋译岑才接着道:“是不是早就认识了温窈?”
    话落他便盯着他,没错过一丝一毫。
    “嗯。”
    得到准确的回答,宋译岑心里有了些底,他就知道,晏随不会像是无缘无故给机会让人接近的性格。
    “你和她是不是,不止认识的关系?”
    他没说话。
    宋译岑耐心的等着。
    晏随眼尾微垂,安安静静地,右手摩挲着左手小指的指节。
    光滑的,并没有什么。
    曾经这里,戴过一枚简约的银色尾戒。
    留下过短暂的痕迹。
    “我们,交往过。”
    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宋译岑还是没忍住惊讶了一番。
    “难怪。”
    这一切都说得通了。
    有了这个说法,宋译岑所有的思绪就像是自主地在脑海中连接了起来。
    “所以你同意和温家联姻,是放的烟雾弹还是为了她?”
    毕竟温家在陵川不能算什么,更别说国内了,晏家的选择多的是,更何况是晏随的婚事,那绝对是严谨又冷肃的一件事,温家,并不起眼。
    晏随动作一顿,抬眼,“我必须给晏家一个交代。”
    他已经三十了。
    就算晏家的子孙众多,也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继承家业,更遑论得到长者的看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