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门口摆着笔墨纸砚,还有一把琴,沈静娴来的时候,正有人在按着题目当场吟诗。 诗作的好不好沈静娴也不知道,她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判断诗词好坏的唯一标准是容不容易背诵。 众所周知,酱油诗都是好背的,而有着深刻含义并在语文课本上要求全文背诵的,都是不好背且高深的! 沈静娴刚才听了一遍这人作的诗,没记住,所以应该还行吧。 才这么想着,沈静娴便看见这人被放进去了。 看样子可能确实还行。 想来这就是方才潘娇娇口中的“真才实学”了。 原来还要考试才能进去。 沈静娴立刻反思了自己。 诗词,她不会。 脑子里倒是还有以前背的诗,但那是别的大佬做的诗关她屁事,难道她还能不要脸地拿别人的诗出来装逼? 诗词,pass。 琴倒是会弹一点,但是只会那么几首,还是死记硬背的谱子,遇到点什么紧急情况直接当场嗝屁。 画,她认准秋名山火柴人,什么山水写意风景与她无瓜。 沈静娴在认真思索着自己进去的办法,捉奸嘛,当然是越正当越好。 闹得满城风雨那是下下策,最好的办法是做出顺其自然的模样,这样,无论后面发生了什么,都只是天公不作美,时运不好罢了。 沈静娴心情很好地看起了挂在观舫门口的题目,她发现,里面多是以物为题作诗,只有极少数是以感情作诗。 殊不知,她在舫外看题,人在……各个地方看她。 今天为了出门,小明姐姐没有给沈静娴挽太复杂的发式,只浅整了个公主髻,髻上簪着一支珠花的簪子,上面垂着流苏。 她走动着看挂起来的题时,流苏就摇摇曳曳的。 不只是流苏摇曳,还有不知道多少人的心也跟着摇曳了。 今日观舫上除了沈铭其实还有一个人物,方耀国的大皇子龚彧。 龚彧出现的突然,沈铭没有丝毫的准备,不过方耀国同云逸国关系交好,大皇子的母妃又是沈铭的姑姑,二人关系倒也不错。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