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里有个关键是所有不同接触面的材质,互动形态的定义与模拟。 打个比方,在火星上着路重力作用在火星表面,离子灰尘的飞溅,这些标准需要建立,修改,参数的寻找,研究,更改。 需要效率那么这后面是研发能力,参数易用性等。 五、知识储备和公司价值的沉淀。 大家可能应该知道,nuke系统原本是digitaldomain的内部系统,metalman原来是animallogic和GMD的内部渲染系统,这些系统连同影像参考体系被打包出售,成就了几家大型后期及特效软件公司。 我们说的是几十亿美元的公司。 提供制成软件。但从softimage开始普遍的OO开放平台结构,提供插件开发功能,简化开发难度,但依然普遍存在的研发团队是高等级特效供应商的必备条件。 你们的工作团队里有多少研发人员? 六、外包体系管理与工作量 好莱坞是一个全球工业化体系,它的主要内核在美国,因为它把持的金融,经纪,内容研发,内容确立,发行,宣传,保险,再保险,质量标准最终决定权,流程标准化,资本最终核算等工业电影体系中最关键的核心环节。 到了特效制作环节,基本上在全球形成稳定的供应商体系,这个供应商体系依靠法律一致性,汇率变化,政府退税,语言交流能力,数据传输能力,经验等原因形成的价格差最终形成供应商的有规律流动。 我们不难用这些标准判断,好莱坞20-30年来特效制作外包供应商的全球流动情况。 包含现在的加拿大,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这些一线供应商形成的变化,转变的规律。 当形成供应商体系后,如何进行管理和集中运营完成大量的分级外包等级制定和质量管理,进度管理,那是一个大的管理经验,能力的积累过程。 毕竟档期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当然是需要管理工具的(这是经验积累,研发能力,及管理理念的结合)。 七、市场与资本。 我们天天在说中国电影票房,大家要知道,这里有40-50%的好莱坞电影内容的票房。 那么意味着好莱坞电影仅票房这一块收入就不仅仅是北美收入(发行全球计算,美加是统一区域)。 另外总收入不仅仅包括院线票房,还有30%的收入来自电视与互联网,还有40%的收入来自于衍生品,还有沉淀资产(IP,形象,数字资产……)。 那么我们看到一个比北美票房、全球票房收入大了1-2倍的总回收收入和5-6倍资产价值存在于好莱坞的电影工业中。 这么说无疑由于资本体量,它才能成为一个产业,才能吸引足够多的优秀的各行各业的人员加入。 别告诉我7、800亿人民币票房就是一个产业。 中国的产业标准大概是千亿人民币起。 美国呢?大约要1000亿美元起。 美国影视行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和他比较接近的产业规模是航空航天。 只有一个领域达到产业规模它的细分领域(比如VFX)才能够引发规模效益,进入良性发展循环。 八、法律体系 美国好莱坞这个体系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保障它不断发展的垫舱石是市场以及完善合理的法律制度。 包含知识产权及判定机制,分配机制,机构组成机制。 我们拿几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a、帕拉蒙反垄断法,没有它那么院线和发行公司与电影公司就可以垄断市场。经纪公司就可以与电影公司联手对演绎人员的定价进行伤害。 b、发行中的对赌机制,院线和制片方收入分成比例的动态关系。很好的体现了风险与利益共享的机制。 c、行业协会的作用,成就了资本,集团,机构与创作者的关系。 d、金融体系的对接(经验数据的积累和算法提炼)。 另外好莱坞体系是一个动态的体系,但又相对稳定。这样保证了内容供给的高标准可能,也保证了业界存在的经济基础。毕竟都要吃饭,没有良好的收入,人才很难聚拢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