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春天的故事-《江南的雨朔方的风》
第(2/3)页
穿着破烂衣裤赤着脚,
流干了眼泪哭哑了喉。
她的妈妈交不起租,
地主逼她妈妈去做马牛,
女孩子不愿离开妈妈呀,
她死死拉着妈妈的手。
我含着眼泪问妈妈,
这事发生在啥时候。
这个女孩子现在在那里?
我一定帮她去报仇。
妈妈猛地握紧我的手,
这种事情旧社会里到处有,
你妈妈也像这个女孩子,
过去有多少苦和愁……”
8岁的王丹宇还不能完全弄明白这首诗的含义,但是她读懂了这是一个母亲和女儿两个人的经历和对话。徐老师手上的课本还画着插图,那个被妈妈牵着手的女孩子正像她王丹宇一般大的年纪。这样的情境对她是陌生的,她从来也不会矫情地喊“妈妈”,只直呼一个单字“妈”。妈拉她手的时候,下一个步骤就是拳脚相加,绝无书中那位妈妈的慈爱与温情。她“流干了眼泪哭哑了喉”,不是怕妈妈离开,而是不堪妈的暴打盼妈快快离开……
“王丹宇,怎么不读了,想什么呢?”徐老师问正在愣神儿的王丹宇。
王丹宇不好意思地笑了一笑,又开始认真地朗读起来。
回到家里,吃过晚饭,王丹宇立即从书包里拿出夹在语文书中间的徐老师抄写的那三页拼音田字格纸,继续高声朗读。
母亲一边刷碗一边听着,听到最后笑了,说:“小丫头读得还真不赖呢!”
吃完饭刷过碗,母亲从缝纫机的抽屉里取出一条皮尺,把王丹宇从上到下量了一遍,说:“去公社参加朗读比赛,得做一身新衣服啊!哪能像收租院里的穷孩子穿着破烂衣裤呢?”
王丹宇高兴得心都快跳出来了。徐秀萍过年连一件新衣服都没有做,她年前已经做了一件新袄罩,刚刚过年又要有一套新衣服啦!
果然,母亲第二天就去供销社买回七尺草绿色棉布,铺在炕上拿粉笔认真画,仔细裁,又按在缝纫机上“嗒嗒嗒”地车起来,到晚上,一套草绿色小军装已经完成了。上身一试,不大也不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