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李幼白记得,之前这么大规模集结的情况,是发生在十多天前。 那会将泗水县打下,苏尚照常发话,像个学堂里的教书先生,但又差得很远。也许是她有着商人那种精于揣测人心的习惯,每次说起话来,总是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今日,亦是如此。 待李幼白赶到时,但见平日里分散各处的头领、民兵、衙差,此刻皆有条不紊地列成方阵。 然而,这也是表面上的形式而已,与真正的军卒比不了。 更别说里头混杂着农户、流氓地痞、门派势力弟子、投机者等等各式各样的人群,不过作为一支稍有战斗力的民兵部队,能做到这种规整程度已经完全足够了。 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在县衙门前的空地上。 一道命令自苏尚口中掷出,便如涟漪般层层扩散,四百余汉子迅速集结完毕,无一疏漏。 苏尚身着象征朝廷威仪的黑色官袍,衣袍上暗纹精致,在阳光下泛着微光。 她身姿挺拔如青松,稳稳地立于高台之上,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无尽的安全感。 李幼白则站在不远处斑驳的木墙边、低矮的屋檐下,静静地凝望着高台之上的娘子。 点点炙热光影洒落,将整个县城照得亮如白昼,阳光为苏尚勾勒出一道耀眼的轮廓。她眼神坚定如磐石,面庞严肃而认真,那模样,早已寻不见初为人妇时的羞涩腼腆。 此情此景,竟让李幼白心头泛起一阵莫名的熟悉感。 她下意识地想要抓住那丝熟悉的记忆,可越是努力回想,脑袋里便越是一阵剧痛。刺眼的阳光晃得她睁不开眼,也瞧不清苏尚在光芒笼罩下的真切模样。 只听得苏尚那清亮的声音悠悠传来: “本官心里明镜似的,知晓尔等为何甘愿加入官府,投身朝廷。往昔岁月里,不少百姓遭受官府欺凌压榨,对官府、对朝廷,心中满是抵触与仇视。但这世间,虽奸恶之徒横行,可良善之人亦不在少数。本官虽不敢自诩为清官,但在此向诸位保证,所言所诺,绝无半句虚假……” 她明亮如星的眸子缓缓扫过台下众人,声音洪亮而沉稳,每一个字都像是用锤子重重敲在众人的心坎上: “只要尔等信得过本官,本官必定不会辜负尔等的信任与追随。今日下午,我等便要快马加鞭,加急北上,赶往水龙岗,协助祝家庄、季家庄、宏家庄,一同抵御徐虎、段鹤年两大贼首的进犯!” 水梁山三大贼首的恶名,在这一带早已如雷贯耳。 苏尚此言一出,原本安静聆听的民兵们顿时像被惊扰的蜂群,骚动起来,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一旁负责维持秩序的头领们倒是早有预料,神色镇定,有条不紊地安抚着众人。 虽说孙文兴此前侥幸逃脱,可他在此地丢下的诸多产业,足以让他卷土重来。而如今听闻徐虎、段鹤年两大贼首联手,众人心中皆是猛地一紧。 不管己方实力究竟如何,面对这两个犹如庞然大物般的强敌,再高昂的士气,再深厚的信任,此刻都不免有些动摇。好在先前苏尚许下的诸多好处,就像一道坚固的堤坝,暂时缓冲住了众人想要逃离的念头,才使得众人不至于当场一哄而散。 苏尚并未出声制止众人的议论,只是静静地站在高台上,目光平静地看着台下喧闹的人群。 待那喧闹声渐渐小了下去,她才再次开口,语气变得更加诚恳实在: “想必诸位方才已经讨论过,也都清楚此行的艰难凶险。这一回,可不是剿灭那些小山匪那般容易,我们要面对的,乃是徐虎、段鹤年这样称霸一方的大贼头……” 她缓缓竖起一根手指,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再次将台下众人扫视一遍,声音虽不大,却字字千钧,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本官一心只愿让水梁山重归安宁,恢复往日的祥和景象。这片土地,不应再有贼匪肆虐,不应再有恶人横行。尔等为本官效力,朝廷定然不会将你们的付出遗忘。本官也明白,你们大多是看重了本官给予的好处才选择加入,对此,本官并不在意。有付出自然就该有回报,此番北上水龙岗,前路必定充满艰难险阻,但凡愿意参与此战之人,本官便赠予一百两安家银。尔等且有半个时辰的时间仔细考虑。” 言罢,苏尚轻轻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走进县衙大门,只留下众人面面相觑,眼中却闪烁着炽热的光芒。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