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彩云桥-《皖东人家》
第(3/3)页
张浩随即将秀丽摁在床上:“太好了,我的小心肝!”两人紧紧地抱在一起,开始狂欢起来……
春节前夕,树红和小吴领了结婚证,到小吴老家住了两天就回到玉军这里。
玉军现在主要任务是联系接收单位,时间相对宽松些,刚和秀丽办完离婚手续,心里很不是滋味,也很想回家看看,于是,便领着树熙和树红小两口一道回老家过年。
他们一行四人乘坐的火车到达蚌埠时,刚子已经在出站口等他们,见面后,寒暄了几句便上车离开了这里。
在车上,玉军又嘱咐树红:“你妈的案子和刑事案件在市中院都败诉了,你奶奶和你哥都尽力了,回去后就别再提了,免得他们伤心。”
“我知道,法院老拿证据不足说事,难道我妈用生命换来的证据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法院的事我们也不懂,律师都没办法,也只能这样了。”
刚子的车速很快,不到两个小时就到达唐岭,刚子对玉军说:“小舅,唐岭到我们村的柏油路和大桥都修好了,以后您回来就方便了。”
玉军说:“是的,通车快一年了吧?”
“差不多。”
进入新修好的马路时,玉军感到车子比在县城到唐岭的主路上还要平稳,路面的宽度与主路也差不多,便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去农村有这么好的马路,真是难以想象。”
“这路和汤桥坝大桥都是外婆出资修建的,大桥修得很气派,通车那天,县长亲自到场和外婆一起剪彩,周围的村民都到场庆祝欢呼,场面非常热闹。”
“听说大家都称这马路为彩云路,称这大桥为彩云桥。”
“没错,镇政府还在桥头立了一块碑。”
“是吗?我们下车看看。”
“好的。”
车到桥头停下,刚子领着他们来到碑前,玉军仔细看了看,见碑上写着“彩云桥”三个大字,下面记载着大桥修建出资人和通车时间以及桥梁的长、宽、高等内容。落款是迪安县唐岭镇人民政府,一九九九年六月。
小吴看完后,立马在树红面前竖起了大拇指:“你奶奶真厉害!”
“我奶奶不是你奶奶啊?”
“是,当然是,应该说奶奶厉害!”
“这还差不多。”
树熙问父亲:“爸,奶奶修桥又修路,她哪来这么多钱?”
玉军道:“主要是靠养甲鱼赚的钱。”
“那我将来也养甲鱼。”
“你现在的任务是好好学习,有了文化知识,不管干什么,都能为国家做贡献。”
玉军看着大桥宽敞的路面和两侧护栏,连连称赞:“好、好!”他对小吴说:“你知道吗?七九年夏天,我第一次探亲回家,从镇上到我们村都是一陷多深的泥土小路,我只好脱了鞋和袜子,将裤子卷到大腿上方,泥水都快到膝盖了,好不容易来到汤桥坝,这里的水流很急,也没有摆渡的,是家人和乡亲们用木盆把我拉过去的。”
小吴道:“这个变化太大了,奶奶的功德无量。”
“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好政策,过去我们家是这里出了名的贫困户,别说出钱修桥修路,就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
“我们老家路况虽然没有这么好,但改革开放以来,变化也特别大,石子路已修到我们家门口了,许多人家都盖起了砖瓦房。”
“你们那里属于郊区,发展可能会更快一些。”
第(3/3)页